首页

夫妻主给女主舔屁眼

时间:2025-05-22 23:13:57 作者:外交部领事司发布单方面免签政策常见问题解答 浏览量:39041

  【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】

  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张婷

  9月16日14时,阿勒泰市红墩镇“户儿家”文化大院里,传来阵阵欢声笑语。

  葡萄架旁,白桦树下,长条桌上月饼、馓子、奶疙瘩、果酱、葡萄、苹果摆得满满当当,奶茶的醇香扑鼻而来。红墩镇30多位居民坐在桌前,谈笑风生。大院女主人李红秀跑前跑后忙个不停。

  “今天,是我们‘户儿家’的又一场中秋家宴。”69岁的李红秀说,“这场家宴,‘户儿家’曹、井、章、杨、李、恽等各姓人家都来了。大家一边过节,一边要商议怎样更好地挖掘和传承‘户儿家’的历史文化。”

  “户儿家”是什么“家”?端起一杯奶茶,“户儿家”杨姓后人、78岁的杨自治陷入回忆之中。

  “祖辈口口相传,‘户儿家’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861年。”杨自治说,当年,来自陕西、甘肃、山西的先辈们为逃避饥荒和战乱,一路向西,越过嘉峪关,先后迁居哈密、奇台、沙湾等地,最终定居在现在的红墩,最初仅40户。“户儿家”是阿勒泰的哈萨克族群众对这些迁居户的称呼,意思是“懂农业、会种地的农民”,这一称呼已有上百年历史。

  “‘户儿家’的先辈们以农业种植为主业,带动阿勒泰很多地方开荒种地。”杨自治说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“户儿家”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70多年来,每逢中秋佳节,“户儿家”各家族内的家宴、几家之间的家宴从没有中断过。2009年9月9日,在杨自治、曹忠义、李文杲、恽长普等4人提议下,“户儿家”办了一场超级家宴,各家的代表都参加了,人数超过300人。

  15时,家宴开席。“户儿家”各姓人家制作的美食一道道端了上来,手抓肉、清蒸鱼、饺子、粉汤、烤肉、大盘鸡、抓饭……各色新疆美食琳琅满目。

  “让我们为‘户儿家’中秋团圆、为如今的好日子干杯。”李红秀说。

  “各族朋友跳起来,民族团结情意浓……”

  16时许,专程从阿勒泰市赶来参加家宴的“户儿家”曹姓后人曹续荣打开了音响,一曲《黑走马》响起,大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。

  《黑走马》之后,是欢快热烈的维吾尔族舞曲,之后是广场舞的旋律。大院里成了欢乐的海洋。舞蹈间隙,年逾六旬的李根荣一连唱了好几首新疆民歌。

  “我是锡伯族,她是哈萨克族,她是回族。”唱完一首歌,李根荣指着身边的库得斯亚·阿尼娃尔和阿斯亚·巴合恰尔说,“‘户儿家’160多年来,在生产生活中与当地的哈萨克族、维吾尔族、回族、蒙古族、锡伯族等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早已成为一家人。”

  “我的妈妈是老‘户儿家’曹光有收养的,曹光有是我的外公。我也是‘户儿家’的后人。”阿斯亚·巴合恰尔说。

  歌舞告一段落,大家回到桌前,谈起如何挖掘和传承“户儿家”的历史文化。

  “过去,我们‘户儿家’出了很多模范人物。现在,‘户儿家’繁衍生息到3000多人了。今后,大家要传承好家风。”杨自治说。

  杨自治从事哈萨克语翻译工作20多年。他说,“户儿家”长期与当地群众共同生产生活,很多人精通哈萨克语。新中国成立后,“户儿家”涌现了50多位哈萨克语翻译。其中,朱保权、恽长明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哈萨克语翻译。李文良被调到中央民族翻译局,参加马列著作和政策文件的翻译。“几十年来,‘户儿家’出来的翻译受到各族干部群众的普遍尊重。”

  “户儿家”在其他领域也涌现了一批批英才。

  “户儿家”文化大院由李红秀2012年牵头建设,院内有一个“户儿家”民俗馆。馆内的照片墙上,出自“户儿家”的模范人物群星闪耀:井元功,新中国成立后阿勒泰地区第一位汉族阿肯;李成礼,全国劳动模范;郭桂英,自治区先进工作者;董其开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邮政工程师……

  “走进新时代,后辈中也出了很多人才,我们正在征集他们的事迹和照片。”李红秀说。

  “看,这是我的堂哥曹忠贤。他见过毛主席和周总理。”驻足照片墙前,曹续荣指着正上方一张长幅黑白照片说道。

  这张照片上注明的拍摄日期是1957年10月2日,是毛主席、周总理接见参加国庆观礼的新疆代表团成员时的合影。“哥哥曹忠贤是代表团的哈萨克语翻译,有幸一起合影。”曹续荣说,照片上那个穿着白西装的就是曹忠贤。

  曹忠贤老人今年96岁,居住在阿勒泰市。他是新中国成立后阿勒泰地区第一位哈萨克语翻译。

  凝视照片,记者在手机中翻出了前一日采访曹忠贤老人时的场景:老人在书桌前一手按纸,一手执笔,缓慢而清晰地写下了“休戚与共”四个大字。之后,又慢慢写下了哈萨克语对这个词语的翻译……

  看到这段视频,正在民俗馆里参观的人们深受感动。几位老人的眼眶湿润了。“休戚与共、荣辱与共、生死与共、命运与共”,这熠熠生辉的十六个字,直击人们心灵深处,映照着“户儿家”的历史和未来。

  家宴合影时,大家喊出了自己的心声:“红墩镇‘户儿家’,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。”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从“面朝大地”到面向大众:王巍考古新著亮相天府书展

台立法机构经济委员会召委、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杨琼璎表示,吸引更多观光客来台,是大家共同的目标;尤其两岸重启旅游观光,一定要达成。

甬舟铁路建设一线: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掘进不停歇

面对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,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长期滞后的现状,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,中国始终主张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,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,以公平正义、开放包容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改革。

海外华媒点赞漳州行:非常惊喜 收获满满

与会马方官员建议,发挥现有钢铁、电动车零部件等产业的职业技术培训作用,推动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成为服务产业2.0的枢纽;发挥钦州港和关丹港互动优势,扩大双方棕榈油贸易规模。

成都“迪士尼”打卡点因扰民被拆除?街道办回应

这样的产业氛围不止局限于“模速空间”内部,以“模速空间”大楼为起点,5分钟步行范围内还坐落着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、网易西岸研发中心、腾讯滨江大厦等多位重要“邻居”。

浙江安吉文旅走进大湾区 非遗茶空间艺术展受关注

胡春柏:这样它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吧,就是说龙最开始并不是卷曲的,到了红山晚期它可能是出于方便,变成了卷曲形的龙,以前玉龙它都是出在红山文化比较高等级的积石冢当中,那我们这个龙是出在彩陶坡遗址这样一个中小规模的遗址当中,就更说明了龙是红山文化普通民众的一个精神信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